加快優化人口素質 增強城市競爭力

【議程前發言(2012/10/16)

早前本人隨非高等教育委員會、青年事務委員會到上海、首爾兩個城市考察,了解當地的教育改革和青少年發展規劃。我們發現,兩地政府都十分重視教育尤其人才素質的培養,意識到高質素人才資源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和重要性。随近年澳門在博彩旅遊業的高速增長帶動下,整體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同時在人力資源素質與總量同經濟發展速度不協調的問題日益凸顯,並制約澳門城市的發展,政府必須要設法解決。我認為,我們必須從長遠競爭入手規劃人力資源,加快優化人口結構和素質,增強城市競爭力。為此,我建議:
一、持續提升教育素質
    制約澳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僅僅是人的數量多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質問題。提升教育質量,能不斷改善和提升人的素養和能力。澳門教育素質,正朝健康方向發展,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完成初中及高中教育的居民佔全體居民的49%,高等教育佔16.7%,較十年前分別增加11.1%9.3%。隨著社會經濟轉型,專業化和專職化成為人力資源發展的趨勢,社會發展需要更優質和更多尖端的多元人才,教育承擔着更重要的責任。政府除了要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法律法規外,還必須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實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人文素質、科學素質、思想道德品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國際視野和綜合能力。各教育階段,包括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回歸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持續教育等,要互相配合,互為補充,把高素質人才培育作為首要工作。政府必須充當統籌、協調和監督的角色,使教育政策與其它社會政策,如人口政策、青年政策、文化政策等有機聯合起來,持續推動人才成長。
二、多管齊下提升勞動人口素質
  隨著內地自由行政策進一步開放,預料本年度蒞澳旅客將繼續增加,有機會突破三千萬大關,澳門的接待力和服務質素將面臨嚴峻的考驗。有指澳門的整體服務水平近年不升反降,各行業從業員的服務水平差強人意,優硬件低服務的現實為澳門的持續發展敲響了警鐘。政府應制定政策和措施,促使企業加強職業培訓,幫助各行業從業員樹立服務意識,加強專業技能,提升服務質素,強化競爭意識,遵守商業道德,在工作實踐中強化能力,增強綜合素質。
    早前有社團就本澳中產階層作研究,發表一份《社會結構優化與中產階級加速成長(大型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澳門中產多屬發達社會的中低層次,澳門勞動人口綜合素質偏低,如小學或以下學歷的就業人口,長期佔總體就業人口約1/5,認為澳門中產階級向高層次發展的路途仍然長遠。因此,政府須加大力度提升人口綜合素質。在充分保障澳門人就業權益的前提下,政府一方面要加強澳門人的專業水平和競爭力,一方面要優化輸入人才機制,適時適度引入外地專才,以補充本地勞動力人口素質的不足,填補人才缺口。
        現時澳門大部分專業都缺乏專業認證制度,令本地從業人員難與國際接軌,缺乏持久的競爭力,為確保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目標,應該適時制定相關行業的專業認證制度,提升專業化水平,獲取國際認可。政府須加強與業界和專業團體的溝通,共同訂立專業標準,並鼓勵各行業從業人員進行持續進修,往專業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