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金:學校財政應受監管

【市民日報】(2011.5.22)
            
        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稱,政府推行15年免費教育,學校收入大部分來自公帑。既然特區政府都推行「陽光政府」,學校的財政運用亦應受到財政監管。她相信,當《私框》通過後,學校有較為統一的財政帳目,有條件增加透明度,讓每位老師知悉學校整體公帑運用。
        另外,就落實《私框》教師薪酬級差方面,她又稱,政府將先行落實第一級至第六級教師薪酬級差為1.8倍,而校方的薪酬級差先由1.3倍作起點,設3年過渡時間實行,且最終落實1.8倍。
  何少金在「前線教師壓力點解決?!」論壇上表示:中華教育會一直關注前線老師面對的問題,例如,老師上課節數多、每班學生人數多。再者,賭權開放後,澳門環境起大變化,出現不少雙職工家庭,老師工作不單教書,更要育人,故在培育青年道德品行上的壓力大增;與此同時,老師期望加強與家長溝通亦未盡人意,難得到雙職工家庭的支援。
  基於此,何少金認為,應透過《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從法理上保障老師有合理的工作條件,以及有晉升空間和生涯發展規劃,老師才能與時俱進,配合社會發展改革教育方法。
  對於參與「五一」遊行有老師認為,傳統教育團體未能成為前線老師與政府的溝通橋樑。何少金回應,中華教育會既有團體會員,亦有3000多名個人會員,而全澳有5000多名教師,故中華教育會的意見肯定不可能代表全澳老師的意見,但中華教育會將不斷收集前線老師的意見。
薪酬級差設3年過渡期達1.8
  她續稱:教青局「五一」前拜訪中華教育會,邀請團體會員和老師代表出席,並充分向當局提出教育專業發展,以及政府公帑使用等意見。中華教育會將於6月進一步收集業界對教育施政的意見,並向政府反映。
  就監察學校合理運用公帑方面,何少金指出:政府推行15年免費教育,學校收入大部分來自公帑。既然特區政府都推行「陽光政府」,學校的財政運用亦應受到財政監管,以及加強透明度。她相信,當《私框》通過後,學校有較為統一的財政帳目,有條件增透明度,讓每位老師知悉學校整體公帑的運用。她又提到,除規範學校長期和固定收入的70%撥作教職員薪酬外,其餘開支和運用亦應受到規範。
  就《私框》中教師薪酬級差問題,何少金稱:教育界提出兩步走,即政府給予的專業發展津貼先行,落實第一級至第六級教師薪酬級差為1.8倍,而校方的薪酬級差先由1.3倍作為起點,原因是有學生人數不足、硬件質素參差,並非以學校收入70%作用老師薪酬。
  她續稱:由於學校沒有信心有足夠的財政資源實行1.8倍級差,故以1.3倍作為起點,當運作一段時間再向政府反映意見,倘若出現資源不足情況,則要求政府增撥資源。何少金又提到,有關校方落實級差方面,行政長官將以批示形式頒布,並設立3年過渡時間實行1.3倍,且最終落實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