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教育政策明確優先發展教育。請問政府今後有何具體措施優先發展教育?會否考慮仿效發展本澳醫療事業的做法,撥出一定儲備金,以保證未來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要辦好澳門教育事業,培養優秀人才,必須依靠教師,但目前公私校教師待遇差距越拉越大,雖然近期政府調升了教師的直津及年資獎金,但幫助不大,教師最渴望有一個從制度上保障本澳私校教師的《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法規,可以從教師的退休保障、合理的工作量、不同級別教師的直津遞升、以學校常費收入合理百分比用作教師薪津福利來確立教師專業地位,但《私框》諮詢至今三年多,仍未出台,令許多教師不禁對政府辦好教育的決心有所懷疑,不少前線教師認為政府沒有聽到他們的心聲。請問政府何時能向立法會提交《私框》法案呢?請政府說明一下現時《私框》的制訂情況。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澳門的經濟定位和《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逐步落實,人才的質和量成為決定澳門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特區政府有何具體舉措加快本澳多元人才的培養,增強澳門市民,特別是青年人的競爭力呢?在《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中有關教育合作方面,特區政府到底有何政策去推動粵澳教育合作邁向新台階?
行政長官之回應:
每年由本澳前往內地或從內地赴澳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眾多,認為兩地的教育交流及人才培育方面行之有效。至於歷經20年討論的私校教師職程,主要是由於本澳學校約有9成以上為私校,且辦學制度多元,故影響私校教師職程的進展步伐。強調政府不會不尊重和不支持私校教師,並稱已多次向社會文化司長及教青局長瞭解相關進程,並承諾會於8月份向立法會提交私校教師職程框架草案。法案訂定了教師的職程制度,設六職級和相應的晉升制度,減少教師每周的上課時數,有助教師減負。薪酬待遇方面,法案規定學校教學年度教學人員的報酬和公積金供款須達學校長期收入百分之七十或以上,有助學校合理分配資源。專業發展方面,將建議特區政府把教學人員現有的直津轉為專業發展津貼,津貼金額的最高第一級與最低第六級之間有一點八倍的差距。退休保障方面,規定學校必須為所有教學人員設立公積金及訂定公積金章程。衛生護理方面,確定教學人員可免費取得由公共衛生機構提供的衛生護理。社會地位方面,將透過設立肯定卓越表現的教師的榮譽項目,為體現對專業人士的尊重。特首承諾會與社會文化司研究如何保障職程出台前未滿65歲就退休的教師。至於官校及私校教師薪酬待遇差距大的問題,特首表示沒條件答應官校及私校教師有等同待遇,但《私框》法律公佈後,應該可以提升私校教師的薪酬福利,拉近兩者的距離。
----摘錄自本澳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