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性犯罪立案飆升 促多元保障婦女兒童權益

【議程前發言2013.3.27】


        早前檢察院公佈去年本澳性犯罪的立案數字,顯示本澳性犯罪立案數字呈上升趨勢。檢察院去年共開立了四十四宗各類型的性犯罪案,其中強姦案佔最多達二十七宗,是近十年之冠。隨著本澳旅遊博彩業的發展,社會日趨複雜;媒體資訊開放的社會下,對於性的話題也日漸增多;種種環境因素均影響著本澳性犯罪的發展形勢,本人認為政府和社會須共同關注本澳性犯罪的問題,全社會築起性犯罪的防治體系。
緊貼社會發展變化,完善“打擊性犯罪”法律
        據檢察院公佈,去年各類型性犯罪案立案達四十四宗,但最後只對十五宗性犯罪案提出刑事控訴,強姦案更只得四宗。據了解,強姦等性犯罪案通常不易找到目擊證人,被害人多因害怕或壓力而不敢舉報,若被害人是未成年人,則更顯彷徨不安,往往未能及时舉報,為當局的偵查工作帶來不少困難。
        在澳門發生的性犯罪中,集中於強姦、性脅迫、對無能力抗拒人的性侵犯、性暴露行為、對兒童性侵犯、姦淫未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作出性慾行為等。當中,除強姦案屬於公罪,其餘各項性犯罪均屬準公罪。未成年人需由父母代為追究,而被害人或未成年被害人的家長可能因各種原因而放棄追究,被害人亦可在任何時間撤銷起訴。如一些家庭性侵案件,受害人父母可能擔心因刑事追究而失去家庭經濟支柱,最終放棄追究。這時執法機關也難以再介入,案件也因此被歸檔。此外,目前澳門沒有獨立的“非禮罪”,司法機關只能用“侮辱罪”提出檢控。“侮辱罪”是私罪,事主報案追究之後還要自行請律師,加上複雜的法律程序,受害人為怕麻煩及心理壓力,最終也被迫放棄追究。這無疑助長非禮者氣焰,不利遏止性犯罪案件的發生。
        隨著社會日趨複雜,本人建議政府須儘快就本澳性犯罪法律體系作出全面檢討,提高性犯罪案的刑罰,考慮將大部份性犯罪列為公罪,將“非禮罪”獨立成罪,納入刑事罪行,使更好地保障兒童婦女的權益。此外,建議保安部隊設立專責處理性犯罪的小組,接受專業的法律和心理輔導培訓,為受害人提供適切和及時的援助。
加強社區性教育宣傳,提高婦女兒童自我保護意識
        澳門性教育起步較晚,政府對此仍未有系統的政策措施。儘管政府、教育界和民間社團積極採取了多種措施,但始終未能適應澳門社會近年的急速變化。隨著社會大眾對性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日漸提高,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互聯網的普及使用、報刊、電視節目、广告的大肆渲染及色情单张渗入社区,造成性資訊泛濫。要遏止性犯罪,當局一方面需完善有關性犯罪的法律,如儘快完成《規範色情物品法律制度》及《管制色情物品規章》的法律草案,加強管制色情資訊的傳播;另一方面,政府和學校須持之以恒地加強社區性知識和性犯罪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政府可與民間團體合作,凝聚力量,促進社區性教育的順利開展,透過各種形式和渠道,提高婦女和青少年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加深居民對性知識、性犯罪法律和求助渠道的認知。只有政府和全社會形成合力,完善相關法律,提升整體的意識營造健康、和諧的社會氛圍,才能杜絕性犯罪案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