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較強不失偏頗
政府公報昨日刊登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委任 十三名由學校領導、教育團體代表、教育界資深人士、教師及教局官員組成的教學人員專業委員會,負責訂定教學人員專業準則,以及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活動時數的 審核標準。代表中華教育會的陳虹認為,委員會成員均來自教育界,專業較強,組合合理,代表廣泛,不失偏頗。透露教青局有意將評核公職教師的標準發放私校參考,各校根據情況制訂評核標準交教局備案。“私框”規定,當教師不滿評核結果時,可向教學人員專業委員會作聲明異議和上訴,陳虹指委員會首次會議將於下次舉行,屆時或將討論處理流程和標準。相信委員會在合議機制中體現較高的專業和分工合作,履行職責。
委員會中的四名前線教師代表,兩人由中華教育會、天主教學校聯會選舉提名產生,一人由非屬兩會的學校推選,一人在綜合考慮前三位教師所在的學校類型、教學階段等要素後獲委派。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表示,結合學校提名及個人會員聯合提名兩個方式,後經社會人士和理事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遴選,十七名教師透過書面、現場問答表達教育思維和評價,得分最 高的兩人獲選正式或候補代表。其中首次引入個人會員提名,增加民主成份,鼓勵有志討論教育政策和法規的老師參與。本澳教師在教學上默默耕耘的多,關注教育法律法規的仍少,期望逐漸有更多教師關心教育的發展。
客觀公正處理糾紛
天主教學校聯會代表潘志明表示,各委員來自不同的學校文化和地理區域,以致年齡層、教育資歷都不盡相同,可見涵蓋面較全。加入委員會後將積極關注訂定教學人員專業發展活動時數的評核準則,促進 年資較淺教師的專業發展,支援其不足,同時平衡資歷深的教師不會安於現狀,停滯不前。
獲選的教師代表張月嫦表示,經過選舉產生的教師代表更具認受性,希望處理教師評級及教師與校方出現糾紛時發揮更大作用。凡遇到投訴將詳細瞭解教師與校方簽訂的合約文本,瞭解雙方的說法,甚至深入學校聽取共事 教師、學生的意見,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做到客觀、公平、公正,合理維護教師的專業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