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程前發言(2011/10/18)
早前黑社會入侵校園案,再一次為澳門青少年問題敲響警鐘。賭權開放後澳門社會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重大挑戰,教育便是其中深受影響的領域之一。教育界早在賭權開放初便呼籲要加強對青少年的培育問題,盡量減少博彩業帶來的不良影響。儘管特區政府和教育界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仍未如理想。青少年問題的產生有著複雜的社會因素,要得到有效治理,必須全社會共同努力。本人主要就政府工作方面談談個人看法。
一、青少年不能成為博彩經濟下的犧牲品
檢察院剛剛公佈了今年一月至八月的刑事立案統計數據,指出本澳青少年參與犯罪的人數攀升。據保安司統計,今年上半年青少年犯罪錄得61宗,同比上升百分之15.1%,涉及的未成年人共83人,主要涉及盜竊、搶劫和刑事毀壞等侵犯財產的案件。校園暴力、青少年濫藥、援交、童黨等問題時有發生,可見,澳門青少年問題確有轉趨嚴重的勢頭。
當前,在國家“十二∙五”規劃和粵澳合作框架的帶動下,社會已經清楚認識到培養多元人才的戰略意義,但是,人們更多的是把培養重點都放在青少年的知識技能上,卻忽視了青少年品德行為的培養。整個社會有沒有給予青少年良好的成長環境呢?法律的成文化追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社區設施不完善,博彩社區化,不良資訊泛濫,社會價值觀受到衝擊,在燈紅酒綠的社會中,青少年何能“出污泥而不染”?學校、家庭要負起教育責任,政府和社會更要負上保護青少年的責任。經濟發展的目的是要改善生活,但絕不能因此而犧牲青少年的成長環境。政府對博彩業發展規劃不足,對青少年的影響逐漸顯現,如再不適時補救,將會犧牲一代人,甚至是數代人的幸福。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實有必要為青少年撐起成長保護傘。
二、政府必須把準青少年脈博,制訂長遠的青少年政策
特區政府2011年施政報告中把“加大支持,加強溝通”作為青年發展的策略,加大與青年交流,聆聽青年意見及建議,為青年提供更多參與及貢獻社會的機會。因此明確青年政策,制訂長遠的工作規劃,十分迫切。其實,青年事務委員會轄下的“澳門青年研究”專責小組自2003年組成後一直跟進有關青年指標的研究及資料搜集工作。幾年間已完成了《澳門青年指標2004》、《澳門青年指標2005》、《澳門青年指標2006》、《澳門青年指標2004-2006趨勢分析》及《澳門青年指標與趨勢分析2008》報告書,2009、2010年對“澳門青年指標”作了資料更新。這些資料和數據對政府制訂未來青年政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政府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研究成果,卻未能廣泛利用,甚為可惜。本人認為,政府在制訂青年政策時,除了要以“青年指標”為參考外,還須與“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互相配合。
三、政府要把青少年工作落到實處
要解決青少年問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從政府層面來看,本人認為政府應做好以下工作:
1. 完善與青少年相關的法律、法規;
2. 加強政府各部門間的溝通,完善與學校和青年社團的溝通合作機制;
3. 規劃博彩業發展,推動負責任博彩,儘快解決博彩社區化的問題;
4. 嚴厲打擊黑社會犯罪,加強對網吧和娛樂場所的巡查監管,關注青少年
新型聚集點,做好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
5. 增設社區活動設施、促使青少年活動多元化;
6. 幫助學校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學生良好品格;
7. 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8. 解決社工不足的問題,關注及輔導離校青少年;
9. 杜絕不良資訊的傳播,減少媒體對負面資訊的炒作;
10. 加強宣傳教育力度,重塑社會核心價值。
青少年是澳門未來的希望,他們的成長,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 事業成功推進的關鍵因素。站在新時代的尖端,面對複雜紛紜的社會問題,全社會,包括政府、學校、家長,都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重新認識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為青少年營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創設提供更多的發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