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朝暉:打造澳成高教國際交流平台

【市民日報】2011.10.26

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主任蘇朝暉昨出席「高等教育戰略規劃與人才培養」國際學術研討會時回答議員何少金和內地學者的提問 時表示,高教辦已委託研究機構,按照澳門未來幾年經濟發展趨勢,提供一份本澳所需高素質人才類型和數量的報告,然後再根據數據作出相應人才培養計劃。此 外,還會將澳門打造成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平台,成為外國高等教育連接粵區的樞紐,並鼓勵本澳學生和高校多參加國際性活動和科研合作,拓展海外視野。

議員何少金 在會上提問:澳門一業獨大,如何發展多元化人才,政府有沒有相關的人才培養計劃,本土尖子生又應如何培養?蘇朝暉在回答時指出:本澳有逾3.2萬名大學 生,其中約有1.6萬人為外地籍,這些學生都在澳門消費,現時澳門借鑑英國經驗,利用龐大的外地生源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隨覑澳門經濟愈來愈好,本地人接受 高等教育的比例提升,澳生的綜合競爭力亦相應提高。他稱,澳門存在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年化的問題,人才培養要根據實際需求而定,目前已委託有關研究機構, 按照澳門未來幾年經濟發展狀況,提供一份本澳所需的專業人才及數量的報告,再根據數據作出具體的人才培養計劃,並且有關機構亦積極到新加坡等地考察,為本 澳高等教育發展提供借鑑。


此外,亦有廣東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提到,在粵澳合作打造教育高地的背景下,澳門扮演甚麼角色。蘇朝暉則表示,澳門將成為外國 高等教育進入廣東地區的樞紐和平台。又因澳門資源有限,為此,將促進本地或多地高校在某些議題的合作,提倡協同效應,互相交流共同發展,並鼓勵本澳學生和 高校走出去,多參加各類國際性活動,以拓展其海外視野,增強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