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來源 | 標題 | 言論 |
2011-5-22 | 澳門日報 | 群力智庫商解決教師壓力 何少金認私框通過後學校宜提高帳目透明度
| 何少金表示,中華教育會一直關注教師面對的壓力。中華教育會爭取教師職程近二十年,現正討論的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是從法理上保障教師有合理的工作條件,以及晉升的保障,讓教師看到未來的生涯發展規劃和專業成長。教師亦要與時俱進,配合社會發展,不斷改革教學觀念和方法,加強師生溝通和聯繫。她認為,政府給予學校的各項資助是公帑,理應受監管,亦要提高透明度。當私框法通過後,便有條件要求學校帳目更透明,讓每位教師知道任教學校如何運用公帑,除了百分之七十收入用於教學人員的薪酬福利外,更合理地運用其他方面的開支亦非常重要。私框第三稿提出教師薪酬級差最多為一點三倍,何少金指出,這是因學校沒有信心可以霎時達到級差一點八倍的目標,故將來私框實施後會由特首以批示訂定三年過渡期,學校逐步由一點三倍的級差達至一點八倍。 |
2011-5-20 | 澳門日報 | 私框倡一點三倍 逐步調升向公校睇齊 部分私校不確保底薪差幅 | 立法議員、非高等教委的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表示,根據政府對學校的財政資助現狀,部分學校無信心確保為第一級與第六級教師提供一點三倍的基本工資差幅。她呼籲政府以感謝金、慰問金的方式向服務教育界多年,但卻未能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保障的退休教師作出補償,改善其退休後的晚年生活。何少金稱,中華教育會此前收集團體會員教師的心聲,有教師稱,雖政府要求學校將長期固定收入的七成或以上用於支付教學人員的薪酬和公積金,由於教學人員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校長,教師擔心用於支付他們薪酬的比例過高,導致教師待遇不獲保障。她透露,目前政府與私校對如何計算“七成”的公式仍在磨合階段,當“私框”通過後且大家對計算方式基本達成共識,私校可將使用公帑的帳目公開透明,接受廣泛監督。對於有部分教師認為“私框”條文粗疏、欠細緻性,何少金認為,“私框”將以法律形式出台,此形式決定了不能將一切具體條文都盡錄於文本內。教青局在教委會議上透露,“私框”立法通過後,將有關於教師退休、一次性撥款、成立專業評審委員會等七條補充性法規即時生效,以確保“私框”順利推行。 |
2011-5-2 | 澳門日報 | 學者:教委上傳下達教師心聲 何少金稱傳統社團應與時俱進多聽意見 | 對於前線教師希望當局公開《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第三諮詢稿,何少金認為,教青局在“私框”第一、二稿推出時皆有設教師專場諮詢意見,雖然第三稿定稿與第二稿變化不大,但政府未曾將稿件公開讓教師知悉,諮詢過程做得不夠,其中有改善空間。被問及有前線教師打算自行成立專業團體以直接表達訴求,何少金稱,法律賦予澳門居民結社的自由,志同道合者聚集一起表達理念和目標是可取的。作為成立九十年的中華教育會,會務需要不斷改革。近年有感需要對成長過程中的年輕教師給予更多的支持,該會定期透過各校聯絡的教師代表聽取意見,理事會內亦有增加前線教師數量。 |
2011-4-16 | 澳門日報 | 私校與公校教師待遇差距大 教育界稱升幅低無驚喜 | 政府公佈將教師每月直接津貼增幅百分之七,年資獎金每五年為一級,每級增三十元,何少金認為升幅偏低,各校收生及財政情況迥異,學校支付教師的薪酬待遇差別大,教師期待從直接津貼的增幅中得到彌補,體現教師的專業地位,唯現時直津及年資獎金的增加額度較低,尤其與早前公佈公務員年資獎由每級一百九十元增至五百元相比更顯差距。即使與同為教師的公立學校的同儕相比,相距甚遠。何少金表示,將來落實的《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將界定由最高第一級教學人員與最低第六級教學人員的津貼差幅為一點八倍,但當局始終未有透露現時四千三百元的直接津貼,是否將作為當中最低一級教師獲得津貼的基數,倘情況屬實,即第一級教師的職級津貼將超過七千元,可體現教師專業地位的提升,拉近與公校教師的差距。 |
2011-4-14 | 澳門日報 | 晤教育會一行就“私框”等問題交換意見 | 澳門中華教育會負責人一行十人,拜會社文司司長張裕、教育暨青年局和司長辦公室多位負責人進行座談。雙方重點就在國家“十二五”規劃新形勢下澳門教育如何定位問題、《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立法進程、如何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如何解決澳門高企的留級率等問題交換意見。在反映當前澳門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時,何少金特別指出,教育界普遍對《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遲遲未能出台深表不解和不滿,令不少教師對政府辦好教育的決心有所質疑。張裕表示政府會聽取教育界的意見,考慮先增加教師直津以改善私校教師待遇。 |
2010-12-3 | 正報 | 教育被批投入不足 | 特區政府過去幾年不斷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如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加大入網學校的各班津貼金額,以利推行小班教學等。議員何少金認為,特區政府對教育仍有不足,如對教育定位和發展方向認識不足、對教育的投入不足、對教育改革把握不足、對私校教師支持不足、與社會溝通不足。建議政府對教育的定位可以更清晰、措施多樣化、完善諮詢機制等,並希望加深本澳教育質量整體水平、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模式和效果差異、學生的學習特點等作深入探討,制定適切方案。包括制定教育發展藍圖、加快《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立法工作,回應教師和教育發展。 |
2010-12-2 | 澳廣視 | 何少金稱本澳師生疏離感增 | 議員何少金認為政府對本澳教育政策仍有多項不足,包括定位發展方向認識不足以及與社會各界溝通不足等,她認為教育當局清楚澳門教育問題癥結所在,關鍵是有否決心及對症下藥。何少金又認為,私校教師職程框架重點是定出教師的合理工作時數,她稱,本澳經濟發展模式對青少年成長有一定影響,教師更需育人,但批改及備課已佔了教師大量時間,沒時間關心學生,她承認本澳師生的疏離感已經增加。 |
2010-9-2 | 市民日報 | 冀增資源促進教師隊伍發展 | 議員何少金認為,雖然特區政府持續增加非高等教育資源的投放,但相對鄰近地區來說,教育資源投入仍是不足,尤以公、私立教師薪酬差距為例,兩者相差接近1萬元,故期望當局投放更多資源,促進教師隊伍穩定發展。何少金認為:近年澳門教育迅速發展,特區政府持續增加非高等教育資源的投放,除全面實施15年免費教育外,還透過各項教育政策提升教學素質。歸後教育投入降至佔GDP2.1% 然而,她指出:特區政府教育資源投入不足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經費佔GDP的6%左右較為合理。香港教育投入是GDP的4至6%,但澳門從回歸後2000年的3.6%竟下降至今的2.1%;此外,從教育支出佔政府公共開支的百分比來說,香港是24%,澳門則僅有14%。 |
2010-8-13 | 澳門日報 | 多位議員表決聲明認同公校教師職程 何少金促立法保障私校教師 | 何少金在表決聲明中表示,法案中就中學教育三級和幼兒、小學教育二級,與相對應的中學教育一級和幼兒、小學教育一級同一職階的薪俸差距較大,特別是第四職階到第八職階,最高差距達至一百五十五點,差距是否切合立法原意,她對此有保留。促請政府做好法案的宣傳,致力提升本澳教學人員素質為法案的核心價值,讓本澳的教師隊伍更具競爭力。當局應盡快與高校合作,為服務本澳教育多年卻無學士學位的現職公校教師,開設相關培訓課程,使他們能通過培訓晉升至更高職階;加快《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的立法,拉近公立、私立學校教師的薪酬待遇差距。
|
2010-8-7 | 大眾報 | 規劃十年教育發展藍圖 當局擬下半年推草案諮詢公眾 | 現時正在立法會小組會進行細則性討論的《非高等教育公立學校教師及教學助理員職程制度》法案,議員何少金指出,現時本澳公校與私校相比,全澳有十一間公立學校,教師三百零六人,學生是三千零七人;而私立學校則有六十九間,教師為四千五百多人,學生有七萬零八百一十九人,由此可見,公校與私校的教師待遇差距問題的確值當局正視,同時她坦言當局逐年增加資源的投放,不但沒有把距離縮窄,反之把該差距拉大,此舉將嚴重打擊私校教師的士氣。 |
2010-7-8 | 濠江日報 | 師範專業文憑課程昨開學 | 由華南師範大學主辦,澳門中華教育會、業餘進修中心協辦的師範專業文憑課程昨晚於澳門業餘進修中心舉行開學典禮。是次課程的開班目的是為澳門現職教師中欠缺師範專業學歷的人士提供師範專業培訓,使其達到《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內的師範專業學歷要求。何少金稱,今年,特區政府將制訂“澳門教育界10年發展藍圖”及《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均需前線教師執行參與此項既光榮又具挑戰的重任,因此,教師的專業化必須得到確立。 |
2010-7-5 | 澳門日報 | 教育會:教師離職無高峰期 | 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表示,教師離職沒有高峰期,相關個案只是個別事件,社會的關注點應是探討教師離職原因,呼籲各校負責人關心前線教職員工,開展人性化管理;同時冀政府高度關注私校教師問題,明確《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的立法、實施日程,鼓勵教師士氣,確立專業地位。何少金表示,學校自主性強,教育理念不受幹預,故只能呼籲各校負責人在改革教育理念時,總不能一刀切,強調學校是一個體現團結精神的場所,管理層與前線教師應多溝通,讓前線教師感到被尊重,才能凝聚力量,達到上下一心,校方的教育理念改革才能與時俱進。何少金希望當局更重視教育事業,讓《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可盡快立法實施,並設追溯期,穩定私校教師隊伍;更建議特區政府提升教師津貼,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勵私校教師的積極性,以及確立私校教師的專業地位。 |
2010-7-1 | 澳門日報 | 立法進度有別冀維護團隊穩定性 教育會:公私校教師待遇差距擴大 | 本澳公立、私立學校的教師薪酬向來差距明顯,保障公校教師薪酬福利待遇的《框架》率先通過後,兩者差距料會進一步擴大,衝擊私校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中華教育理事長何少金反映私校前線教師的訴求時稱,冀望特區政府高度關注私校教師問題,明確《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的立法、實施日程,亦建議法律須訂定追溯期。 |
2010-3-30 | 澳門日報 | 何少金促增撥教育資源 | 議員何少金指特區政府多次表示有計劃增加教育經費,然而社會上卻有聲音認為,政府在教育領域的投放已足夠,她指是民間對教育狀況不了解。何少金稱,發達國家教師工資是人均GDP的1.4倍,要良師出高徒,只有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才能持續優化教育質素。她要求特區政府逐步提升教育經費至生產總值的6%,促進教育向均衡、優質發展;盡快把“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提交立法會,從法制上保障私校教師薪津福利與退休保障,使教師有更廣闊的專業發展空間。 |
2009-9-11 | 澳門日報 | 教育會昨祝教師節 特首出席 教青局:開放態度調職級差 | 中華教育會昨日舉辦“慶祝二○○九教師節聯歡餐會”,行政長官何厚鏵出席,與二千四百名教師歡度佳節。何少金致詞時表示,人才是特區未來發展的關鍵,建設一支高質素、穩定的教師隊伍尤為重要。現時教師職業保障不足,工作超負荷問題仍未有效解決,盡快訂定教師職程,從制度上保障教師合理權益是當前教育界期望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中華教育會於七月中收到廿六個團體委員學校逾二千多教師意見,認為當局應推行“雙軌制”,教師職級津貼由政府支付,學校維持各自薪酬制度。教育界認同局方提出分階段落實措施,但對職級津貼差距較原有方案下調則難以接受。她再次重申,希望局方正視教育界的合理訴求,傾聽前線教師的聲音,盡快制訂符合教師利益、切合實際的“制度框架”。 |
2009-9-11 | 澳門日報 | 教師不滿降職津差額 當局解釋指差幅大影響學校推新制 | 教青局主動邀約本澳教育團體,介紹《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草案的修改建議並深入聽取意見。本月四日下午,教青局與中華教育會代表在該局仲尼堂舉行會議,就雙方共同關注的問題交換意見。教育會負責人何少金等回應指,自去年“制度框架”諮詢文本公佈以來,該會都不斷徵集意見,曾先後三次向教青局提交意見書。該會先後收到團體會員當中廿六所學校行政及二千多教師交來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為,“制度框架”必須具可操作性,建議政府實行“雙軌制”,即政府承擔教師職級津貼,私校則維持其各自薪酬制度。何少金表示,八月廿九日教育當局對“制度框架”提出了新建議,該會獲悉教師的反響較大,特別是不滿將職級津貼差額由一點八倍降至一點三倍。教育會於本月二日即時去信教育當局,希望當局解釋。該會認為政府新的建議中,實行分兩步走的策略是可接受的,待條件逐步成熟後,學校也應承擔部分責任,體現不同職級教師的薪酬差別。但既然由政府先行,政府財政能力應可承擔更多,體現政府肯定教師的專業地位的誠意。現反而將津貼差幅降至一點三倍,試問如何體現為教育事業奮鬥二十年的第一級教師的專業地位?另該會對新建議教師每周工作時間改為學校年度計算,希望公佈具體方式。 |
2009-7-18 | 濠江日報 | 教委會與教育會舉行座談 望盡快制訂教師職程 | 應中華教育會教育科學研究組之邀,特區政府教育委員會委員梁慶庭、何少金、陳立群於本月14日晚假中華教育會與教育科學研究組成員進行座談,主要探討《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表示,中華教育會現已收集到20多個團體會員支持“雙軌制”的意見書,廣大教師熱切期待《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盡快實施。中華教育會及她本人多次把“雙軌制”意見向教育當局反映,但一直沒有得到正面回應。 |
2008-9-10 | 澳門日報 | 何少金:制訂教師職程穩師資 | 教師的重要性和所作貢獻毋庸置疑,但教師隊伍近年不穩、人員流失趨增問題一直困擾教育界。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認為,盡快制訂教師職程、保障教師的待遇、晉升等福利,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她勉勵年輕教師堅定教育理念,向上一代默默耕耘的資深教師學習,傳承師德精神。何少金認為,現時教師面對來自家長、學生和社會三方面的訴求,教師在面對大量工作的情況下,還要承受社會的巨大期望和壓力,其他高薪、低學歷的職位和教師現時的工作待遇又形成強烈對比,造成人員流失趨增的問題。 |
2008-9-3 | 澳門日報 | 何少金:穩定隊伍刻不容緩 | 何少金表示,本澳幼稚園和小學已實施的優化班師比計劃,效果理想,新學期將會推展到中學部。該項計劃由政府資助,學校透過逐步優化學校的班師比和師生比,用所得津貼增聘人手,包括專業、資深的教師,讓學生能得到更好照顧,減輕了教學人員的工作量,提升整體的教育質素。談到現時教師人手的問題,何少金指不少學校面臨中學老師不足的問題,英語老師更是“重災區”。可能與近年多間外企高薪聘請英語人才,導致大量英文教師流失有關。何少金表示,教師隊伍的穩定是教學質量的基礎,希望政府能盡快完成《私立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的制訂,解決教師隊伍不穩等問題。 |
2008-2-1 | 澳門日報 | 何少金:職級計薪有爭議 | 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關注《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法規建議案中,有關教師晉升級別的問題。她指出,現時普遍學校以教學節數計算教師薪酬,若以級別劃分教師薪酬,實際操作上有很大問題。有教師表示,現時教師沒有具體的晉升機制,以級別劃分將有助教師專業成長。一直以來,中華教育會希望政府以另一形式推行教師級別制度,由政府行為體現教師級別的薪酬差距。何少金解釋,政府可考慮參照“教師津貼”形式,由政府訂定各級教師應得的津貼金額,避免各校教師因為不同起薪點,所謂的基數不同而造成百分比增幅出現不同金額。《制度框架》諮詢工作即將展開,何少金希望政府切實認真聽取教育界意見,因教師及行政人員關注面不同,故希望諮詢會能分開教師、行政人員專場,更好及更全面吸納教育界意見。有關框架建議的教師衛生護理津貼、公積金制度等,何少金認為制度回應教師需求,令教師行業更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