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規劃教育指標 中華教育會組織教師深入討論收集意見

澳門日報】(2011.1.4) 
        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認為,政府擬定的“十年規劃”是促進本澳未來十年非高等教育的發展藍圖與重要指標。會爭取在兩個月的公開諮詢期內,廣泛組織中華教育會會員及教師討論規劃方向與發展重點,集思廣益。稍後將整合建議成意見書,送交當局參考。
規劃強調培養通才
        何少金表示,“十年規劃”的教育發展重點與五大方向具前瞻性。當下而言,澳門仍以私校為主,未設統一教材,政府未來有意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受到教師團隊關注與認同。可以預見,擁有優良的師資隊伍,教學成效才更具保障。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培養高質素的人才至關重要,也成國際趨勢。“十年規劃”中明確表明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身體素質、品德修養、藝術素養、國際視野與思考和探究能力,即強調培養具多種能力的人才。從“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可見,澳門學生的整體閱讀與學習能力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當局計劃減低小學、初中生的留級率,何少金深表關注,表示會全力調動教育界參與諮詢會,充分發表意見,力求引起全社會關注,多提寶貴意見,讓當局完善不足。但諮詢期過短,未必收到理想成效。
教育經費須投實處
        何少金認為,澳門要全面發展教育,是一項長遠須有序推進的“工程”。教育規劃的好與壞,不可能“立竿見影”,有待時間驗證。展望未來,教育如何在過去十年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更上一層樓,政府有意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必成契機。私校教師有感與官校教師薪酬待遇不同,望未來教育經費能投放到實處,更好地促進澳門教育的整體發展。
在建設專業精湛的師資隊伍方面,何少金認同“良師出高徒”,希望政府多參考芬蘭等先進國家的教育政策與教學方法,鼓勵師範畢業生加入教師隊伍,壯大教學陣容,提升教學水平。同時,中華教育會關注教育的公平,希望適齡者均可接受十五年免費教育。當局亦須優化部分私校的教學硬件。認同新填海區預留學校發展用地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