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2011.3.8)
教育界持不同意見
何少金綜合教育界意見指,“協議”將開展教師培訓交流合作計劃,促進良性競爭,提高教師自身質素,教育界肯定及支持。但對於政府將逐步對在粵就讀的澳門幼兒、中小學生提供學費津貼,教育界持不同意見,希望政府審慎處理,畢竟現時於非廣東地區及海外就讀的澳門學生有一定數量,雖沒有正式的統計數字,但估計有數百人,冀政府對此加以考慮,以免出現不公平性。
何少金表示,政府推出的“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剛完成諮詢,教育界踴躍發表意見,認為上述在粵就讀的澳生中途返澳就讀,或選擇返澳升讀高等院校,在課程銜接與學習環境適應性等方面都需調整。還望政府推出長遠規劃前,審慎考慮不同情況與因素,廣泛徵集教育界意見。
團結兩岸四地學生
此外,學聯同樣對協議內容表關注。希望未來能與內地學生團體作多面的聯繫,共同開展適合粵澳學生活動,達至關注內地澳生、團結兩岸四地學子的目標。早前已與珠海取得初步聯繫,在中聯辦青年工作處副處長級助理何剛帶領下一行十四人赴珠海學聯拜訪,獲珠海學聯共青團珠海市委副書記紀銳,珠海市學聯主席譚彬、秘書長施雷及珠海市青少年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任周文傑等熱烈歡迎並開展交流。
之後,珠澳學聯擬定合作項目包括兩地學生創業策劃比賽、兩地定期座談交流會、合辦跨地域活動競賽等,並交流了刊物出版心得。澳門學聯編委會去年與珠海學聯合辦了刊物《赤籐》,加強珠澳文學交流,促進兩地學習與會務合作。學聯負責人表示,計劃將現有活動覆蓋到外地,推動外地澳生積極參與,亦計劃開創新型服務,加強兩地學生會合作,產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