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負責任博彩
澳門自開放賭權後,賭枱由 400多張急增至 4,000多張,六大博企招聘大量人手,荷官人數增至近 3萬人,令每年有為數不少的中學畢業生,離校後即被賭場高薪招攬,任職年齡放寬至 18歲。儘管現時有法例規定未滿18歲者不得進入賭場,但有部份賭場甚少核實賭客年齡,令青少年抱有僥倖的心態,蒙混過關。更有不少學者指出,問題賭博在本澳有明顯的增長,而青年人口成為問題賭博的比例比其他人口高,促政府須優先處理。
其實,特區政府早在2007年已計劃擬訂立法,對進入博彩娛樂場人士進行年齡規限,由原來的18歲提高至21歲,其中還為不足21歲的博彩從業員設立1個3年期的過渡規定。譚司長更在09年10月接受訪問時表示,“政府與六大博彩營運商取得共識,將進入賭場及員工年齡限制,由現時 18歲提高至 21歲,最快可在明年實施。”但至今仍未出臺,由於缺乏嚴謹的立法規管,一些心智不成熟的青年人因流連於賭場,更易受到賭博負面因素的影響,逐漸淪為問題或病態賭徒。
司長在施政方針4.3.6 中表示要推動負責任博彩,本人十分認同。負責任賭博的理念與措施提出後,問題賭徒和病態賭徒引起社會極大的關注。政府在施政方針中就承諾限制博彩業再進入社區,並逐步撤離民居的角子機場所。但是,到目前為止,究竟有多少角子機場所和投注站搬離了社區和學校範圍呢?政府說要跟進落實,但究竟現在進程如何?為什麼不設時間表?
“負責任博彩”需要政府、博彩營運商、社區、博彩者及其家人等共同承擔責任,讓博彩者可在“知情”下作出負責任的博彩決定,把博彩行為引致的危害減到社會可接受的水平。近年政府與博企、社團合推負責任賭博,但效果卻不理想。特別對於莊荷,工作環境和性質導致壓力大增,容易沉迷賭博,產生的問題較多。加上本澳沒有法律規限博彩從業員進入其工作以外的賭場,所以難於進行有效的防治。雖然一些博企也制訂了負責任博彩計劃,提供相關的資訊和協助,但基於本澳的賭場全屬私人機構,基於盈利為先,負責任博彩執行得不理想。以往政府對“負責任博彩”只是一味研究和調查,沒有形成工作機制,現在,政府施政方針中仍然是寫著繼續研究制定有關“負責任博彩”的指引,到底還要研究多久?今年博彩稅收預計有雙位數增長,我們的目光不能只向著那些亮麗的稅收數字,澳門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如果政府仍然是拖得就拖,單靠社會調節和博彩公司的自律,情況只會持續惡化。我覺得政府在這方面必須作出主導,不能以發展博彩業為藉口而犧牲其他方面的利益。我認為現階段政府應盡快制訂“負責任博彩”行業守則及作出相關的指引和監督,而下一步就要考慮立法規範。當然,推動負責任博彩不只是政府和博企的責任,博彩者、問題賭博防治機構、學校與社區團體也應負上相關責任,因此,教育宣傳和溝通合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請問司長:
1、澳門現有多少角子機場所和投注站位於社區?什麼時候才能使之遷離社區?
2、政府對“負責任博彩”有何構想?相關指引何時才能制定?將如何作出監督?
3、會採取甚麼措施減輕博彩業對青少年和學生的負面影響?這幾年來取得了什麼成效?
有關修訂21歲方可進入博彩娛樂場的立法進展如何?
二.參與橫琴發展
自從內地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網要》和《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後,澳門對參與橫琴發展的興趣很大,期望能藉此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的目標。司長在施政方針提到了實現粵澳協同發展,合作開發橫琴新區的願景。橫琴開發得到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支持,內地各大小企業紛紛在橫琴〝插旗〞,尋找無限商機。澳門的大中小企業也都渴望在橫琴大展拳腳,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曾多次邀請港澳的財團或政經人士前往考察投資環境。《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決定將橫琴的發展權歸屬珠海,珠海市也成立了橫琴管理委員會,故除了澳門大學橫琴校園及粵澳中藥園區是由澳門主導外,其餘地方皆不由澳門掌管。澳門要在別人的地方發展自己的產業是有很大難度的。現時大部分的澳門投資者都持觀望態度。特區政府對此的定位和策略起關鍵作用。我認為,特區政府對澳門在橫琴的發展定位是糢糊的,措施是不具體的,顯得十分被動。特區政府時常說在研究、探索、磋商、促進,其實現在進程怎樣?據我所知,至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家澳門財團落實投資項目。一位澳門企業家曾私下向我表示,不是不想到橫琴投資,而是希望特區政府政有政策和措施導向,言語之間頗有埋怨政府放任態度的意思。我不知道他對特區政府橫琴政策的理解正確不正確,但這是否可以說明特區政府對本澳企業發放的信息和溝通都不足夠呢?特區政府怎樣帶領澳門企業投資橫琴,把澳門經濟推向適度多元,政府應有一套明確而可行的計劃。
請問司長:
1. 特區政府在合作發展橫琴項目上的定位和角色是甚麼?有甚麼投資發展的計劃?
2. 現時是否仍沒有澳門財團落實投資橫琴項目?對此情況政府有何促進措施?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何少金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