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07年澳門癌症登記年報記載:“癌症自01年以來,持續高踞十大死因之首。”而據統計資料顯示,08年因癌症病發而死亡的人數更高達540人,創下歷年最高紀錄。近年,腫瘤患者人數持續增加﹐每年新增病例均打破一千大關,且有年輕化趨勢。因此,癌症已給本澳廣大市民的健康敲響了警鐘!
雖然,特區政府對防癌抗癌工作一直十分重視,在優化公立醫院的硬件設施,擴充完善公立醫院血科腫瘤科日間醫院,引進抗癌先進儀器和治療技術,建立中央癌症登記系統和訊息發佈,積極通過向私立醫院和民間機構尋求合作,拓展本澳癌症醫療服務的渠道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有效提升了本澳癌症醫療服務水平,但是,特區政府的防癌抗癌工作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據知情人透露,公立醫院為癌症病人而設的病房嚴重不足,很多病人出現病情惡化,也未能安排入院,只能在急症室中接受觀察,其護理條件質素極差。而有關癌症化療室地方狹窄,服務條件有待改善。癌病的治療需要花大量的精神和時間,醫護人員除了全情投入替患者做身體上的治療外,還要給予病人精神鼓勵,並為他們及其家屬提供癌症資訊及支援服務。據患者反映,現時本澳在癌症範疇的醫護人手仍較緊張,以公立醫院為例,癌症病患者在日間醫院輪候治療時間長,往往需要等待數個小時,儘管有關當局經已增配人手,但在近年澳門癌症發病率急增的情況下,本澳癌症範疇的醫護人員仍然緊缺。
在癌症患者及其家屬的支援服務方面,儘管特區政府有關當局在08年設立了跨專業職系的癌症病人支援小組,但成效如何,鮮為人知。而民間雖也有相關服務團體,惟規模較小,資源不足,提供的服務十分有限。現時,本澳癌症醫療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不足,令癌症病人及其家屬無法得到妥善的照顧和充份的支援。期望有關當局可以增聘人手及加強相關專業培訓。癌病容易復發,一旦復發,無疑是給病人的身心帶來又一次沉重打擊。目前國內及鄰近地區對癌症病人的治理很多採用中西醫結合,有效減低化療的副作用及能鞏固治療成效,在其他地方早已有大量成功實例,澳門大可借鑑那些做法,分步驟在公立醫院推廣中西醫治療癌症病患者。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有關當局在0九年曾就本澳癌症服務狀況作公開表示:「仁伯爵綜合醫院於二零零八年初成立跨專業職系的癌症病人支援小組,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基本的支援和輔導。同時正籌備支持另一非政府醫院開展善終服務,並爭取今年(0九年)內投入使用。」請問成立將近兩年的癌症病人支援小組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了哪些支援服務?其具體成效如何?而針對現時防癌抗癌的人力資源及相關培訓問題,特區政府將如何統籌、協調政府各部門做好相關工作,並整合民間抗癌組織的力量,加大資源投入,支持其開展相關的服務和諮詢工作呢?如何藉著粵澳合作的良機,加强與內地醫療學術研究機構的合作,考慮在本澳推廣中西醫治療癌症的手段?
2. 本屆特區政府在社會文化範疇的施政報告中透露,將成立腫瘤病人資源中心,進一步完善本澳癌症醫療服務水平,社會對這個中心的設置及運作十分關注。請問現時有關當局就腫瘤病人資源中心的籌備工作進展如何,是否有具體落實的時間表?該資源中心是否屬癌症病人支援小組工作計劃之一?
3. 因應近年澳門癌症發病率急增的情況,有關當局會否就目前澳門腫瘤預防規劃工作予以重新檢視並作調整呢?有何新措施來有效控制本澳癌病的發病率?如何加大宣傳力度,更有效地在社會和學校推廣防癌意識?會否考慮投放資源鼓勵和支持居民(特別是癌症高危患者)作定期的身體檢查?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
何少金
二0一0年六月八日
----------------------------------------------------------------------------------------------------------------------------------
【政府回覆】
衛生局一向重視癌症服務的工作,除了為癌症病患提供臨床治療外,更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以達致“全人照顧”的服務理念。近年,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透過血液腫瘤科、精神科、護理部及社會工作部等專業人員組成了一個跨專業團隊,逐步開展有關癌症病人支援的各種工作,包括成立專門的鎮痛門診服務、開設癌症病人的護士諮詢門診、開設住院病人探訪服務及癌症病人電話關懷等服務,藉此為病患及家屬提供護理諮詢和衛教,協助病患及家屬解決因疾病而產生的各種問題,包括社會及心理各方面的評估,以及情緒輔導等服務。目前衛生局在治療惡性腫瘤已經有實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但主要採用西醫(即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對於部分合適及確實對病人有好處的病例,亦會採用適合的中醫療法。衛生局將循著科學發展,進一步發展和中醫藥治療技術,以完善癌症醫療服務,確保市民能獲得更全面更合適的治療。
衛生局現正籌辦“支援中心”(前稱癌症資源中心),為配合相關服務開展,正積極加強醫護人員、社工及心理治療師等不同領域的工作人員培訓,本年度將舉辦生命教育工作坊、善終輔導工作坊,並安排醫護人員到香港相關的醫療機構接受培訓。由2010年5月起,衛生局採取了新措施,資助在鏡湖醫院術後的病人在該院繼續接受化學治療,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使病人能安心療養。
現時,衛生局定期收集癌症的資料和數據,載入每年的澳門癌症登記年報。同時,衛生局落實與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合作,進行本地腫瘤流行病學的研究和調查,並正研究加強珠三角流行病學調查的區域合作。
衛生局一直非常關注澳門癌症的發展狀況,致力推廣健康生活模式,預防和減少癌症的發生。包括推動和營造無煙文化健康生活,支持並資助民間的團體舉辦推動無煙生活的宣傳活動。此外,推行子宮頸癌篩查計劃,資助婦女聯合總會婦女保健中心,為澳門居民免費提供子宮頸癌篩查服務,由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婦聯婦女保健中心共提供了5779個篩查。為進一步擴大覆蓋率,衛生局於2010年6月起資助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工人醫療所5個分所提供子宮頸癌篩查服務,以擴大服務點和服務時間,藉此推廣定期檢查,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加強主要致死疾病的防治是特區政府的主要衛生政策之一,衛生部門將通過去年成立的慢性病防治委員會,加強主要致死疾病尤其腫瘤、心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的調研;同時,未來將進一步增加診療診斷設備和資源投入,繼續貫徹病因預防、臨床前期預防和臨床預防的三級預防,並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致力控制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提升市民的健康和生活素質。
衛生局局長
李展潤
20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