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會倡開展理財教育

[澳門日報] 2015-06-16 
從小培養子女儲蓄習慣
    教育會倡開展理財教育
    青少年賭博、運毒問題頻生。中華教育會會長何少金表示,發展博彩業對年輕人影響大,金錢觀、價值觀易扭曲,以致部分人為金錢鋌而走險,賠上前途。認為學校有必要開展系統的理財教育,家長亦要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子女的儲蓄習慣,讓其學會珍惜金錢。
    對金錢觀截然不同
    司警接連揭發多宗本澳或香港青年來澳運毒,亦有七名中學生賭外圍波輸掉十六萬元。何少金指部分青少年價值觀扭曲,為金錢不惜一切、鋌而走險,甚至有香港青年來澳運毒,間接反映本地犯罪誘惑多,值得關注。對學生而言,十六萬元的數字驚人,金錢來源需要重視。坦言本澳博彩業亮麗經濟成果背後,伴隨不少後遺症,對青少年影響至大。現今不少年輕人欠節儉美德,物質慾望高,有攀比心態,與上一代人的消費觀、金錢觀截然不同。加上政府連續多年推行現金分享,有學生覺得一切理所當然,要掌管金錢,為此與家人發生口角,時有發生。
    莫交損友善用餘暇
    何少金稱,過往社會較少談論理財教育,以為學生長大便會懂,實則有其必要。普遍學校的理財教育欠系統,不會獨立成科,部分做得較好的學校,會將相關知識滲透在公民、德育或經濟類科目,教導學生簡單的理財知識如訂立理財目標、投資和投機的分別等,但部分學校重視度不足。建議政府、團體可參考推廣理財教育較成功的地區如美國,製作補充教材供學校使用。另外,經濟環境好、雙職家庭多,當收入豐裕了,家長往往為彌補陪伴時間不足,利用金錢作補償,“小朋友話買乜就乜,要乜就有乜。”亦有部分人矯枉過正,從小包辦子女消費行為,甚至到初中都不讓學生接觸金錢,過於極端。認為家庭教育同樣重要,家長是學生的首任教師,應讓子女知道金錢的作用,從小養成儲蓄習慣,更需以身作則,教導小朋友正確的理財方法。
    “課框”推行一百九十五學日後的首個暑假將至,不少學校取消夏令班,假期變相延長。她亦呼籲學生切勿誤交損友,要多參與有益的課餘活動,善用餘暇。
    本報記者 李嘉敏 梁碧琪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