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唔識性誰之過? 學者嘆:家長仲保守過神父!

【澳門力報】2013.10.22

政府、立法會議員及教育學者一直強調,性教育的推行,必須要學校、家長及政府三方面配合推廣才能成事,但澳門青少年犯罪研究學會理事長鄭卓明近期本擬就澳門性教育進行調查,詎料邀請全澳100多間中、小學代表出席座談,結果只得一間學校願意出席,保守程度讓人錯愕不已!

鄭卓明批評校方之餘,亦發現不少家長比學校更保守,對於性教育,有家長指:「小朋友咁細,唔使教啦,遲下佢哋就會知。」有學者嘆,學校固然保守,有些家長較神父還要保守,這才要命。

青少年在家偷嚐禁果、未成年少女懷孕、北上墮胎、性侵犯、侵欺凌……等有關性的新聞,可謂無日無之,與此同時,政府、學校及家長,均將這些負面新聞與性教 育不足,劃上等號,但事實是否如此?目前澳門推行的性教育真實一面究竟如何?澳門青少年犯罪研究學會,昨日上午在皇都酒店舉辦的「未成年人與性」學術研討 會,揭露的卻是鮮為人知的一面。

該會理事長鄭卓明指,本來邀請了全澳100中、小學代表,出席有關性教育的座談會,哪知到頭來,只有一間學校願意出席!最終,座談會當然無法進行。談到本 澳的性教育問題,鄭卓明只得籠統地稱,現時本澳中、小學推行性教育的深度並未足夠,建議學校應進一步改善規劃課程及培訓專業老師,而政府亦應加大力度宣傳。

沒強制性學校各自發揮

但根據教育暨青年局根據《基本法》給予全澳學校頒布的《教學綱要法》規定,每間學校需要有類似性教育的一科(有些沒有獨立的性教育科,性教育材料包含在品 德與公民科內),但教青局沒有權力強制每間學校應如何教授,由於這科沒有課程規範,又不用考試,所以不少學校都是得過且過。

鄭卓明指,本澳中、小學主要分為三大類,即官立、傳統及教會,三者中以教會學校推行性教育最不濟,官立則最佳,但官立只佔全澳學校的一成,換言之,有九成多的學校,對推廣性教育並不熱衷,這情況是否與本澳青少年的性知識匱乏有關,值得探討。

教會學校最避忌性教育

鄭卓明又稱,教會學校不熱中推廣性教育的原因,主要與宗教信仰及傳統思想有關。他舉例,教會學校雖然在課堂上有性教育的安排,但基本在課堂上,老師只講受 衛生常識,對有關青少年的性心理和發展,很少會與學生討論和講解。而傳統背景的學校較教會學校更保守,不獨對性教育的課程安排抗拒,就算有講解,內容亦局 限於表面或迴避兩性間的問題。

由於《教學綱要法》沒有強制學校如何講授性教育知識,加上不少家長亦不理會這些。鄭卓明稱,有家長竟然這樣說: 「小朋友咁細,唔使教啦(性教育),遲下佢哋就會知。」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譚志強笑稱,家長不對子女講解性教育,其實與搵食忙沒大太關係,「因為好多家長本身可能較神父、修女仲保守,咁點會吖?」

學者指性教育不應「扮神秘」

對於本澳性教育的滯後,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何少金表示,不能因為學校的背景,而評論學校對性教育的推行是否足夠。她認為,有些教會或傳統學校亦很前衛,應視乎學校校長等人的取態,或課程安排。

至於如何推廣性教育較佳,何少金指出,近年政府、學校有在推行性教育方面,但仍需加大力度,如應增添補充輔助課程,培訓更具專業教師,同時亦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在教育上作出調整。

另外,無論學校或家庭,當青少年問起有關性知識時,不應迴避。「而家青少年好奇心同求知慾都好重,如果剩係講D唔講D,反而會令到佢哋更加想知,係未識正確判斷之下,犯錯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