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程前發言(2013/5/21)
多管齊下打擊毒害 嚴防毒品滲入家校
毒品跨境犯罪愈趨猖獗,澳門警方搗破億元毒品案,震驚全澳。由於本澳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以及法律寛鬆,澳門受國際販毒集團的青睞,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利益,破壞國際旅遊城市形象,對本澳青少年成長極為不利。近月來,澳門警方連續偵破兩宗涉及青少年販毒、吸毒的案件,青少年涉毒問題旋即再次成為社會焦點。
2012年全年濫藥者中央登記系統資料顯示,整體呈報濫藥者人數比2011年下降7.7%,共有584人。21歲以下青少年被呈報之人數持續下降30%至76人,但在家中吸毒同比持續上升;而青少年吸食毒品種類中,冰毒所佔比例持續上升,為37.3%,迫近K仔(氯胺酮)的47%;被呈報之濫藥嚴重程度方面,以20分為滿分,去年平均得分為7.95,增加19%,顯示青少年濫藥危機程度上升。又根據2013年第一季度罪案統計數字顯示,販賣毒品案共有63宗,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0%。今年1至4月破獲案件中,涉販毒或吸毒青少年共11人。去年全年司法警察局偵破涉青少年販毒或吸毒共20人。這表明了青少年禁毒防毒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艱巨性。政府和社會各界切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形成社會合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盡快修訂禁毒法,提高刑幅增阻嚇
對於毒品罪行,本澳相對鄰近地區刑罰較輕,本澳社會各界深切要求政府修訂禁毒法,加強毒品犯罪的懲處力度,特別是加大涉及對教唆青少年販毒的刑幅、涉及跨境跨國犯罪的刑幅、數量特別大的毒品案件的刑幅、把新型毒品納入受管制範圍及深入研究強制戒毒的可行性。隨著新型毒品層出不窮,犯罪手段複雜多樣,政府必須加快研究步伐,縮短修法時間;當局應繼續加強與鄰近地區部門的禁毒信息交流及情報交流,從源頭上杜絕各類毒品流入或流經本澳。
二、加強警校、家校合作和識毒防毒宣傳教育
近來兩宗涉及青少年販毒、吸毒的案件發生後,司法警察局立刻採取緊急通報、派發宣傳單張、到校為教師舉辦辨識毒品講解會等方式,預防毒品侵入校園。但據一些學校反映,由學校、社工和警方組成的青少年罪案關注小組過往每年至少一次會議,現已經停滯若干年,直至最近問題嚴重,才到校進行大規模、短時間、高強度的宣傳教育。我認為,一方面警方應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和聯繫,使之制度化、恆常化。當警方知悉學校周遭社區出現青少年和學生的異常情況時,應迅速與學校溝通,讓學校及時作出應對及跟進教育的措施。另一方面建議建立由警察當局、社工局、教青局及校方組成的聯合機制,針對青少年問題加強溝通和工作交流,共同做好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青少年對毒品犯罪法律和毒品禍害認知不足,警覺性低,加上毒品種類繁多,吸食後的反應複雜,當局應加強學校的法律教育和毒品危害性教育,特別是對前線教師有關識毒防毒方面的培訓,教師掌握基本的知識才能發現學生異常情況及加以輔導、教育,希望相關培訓或講座的覆蓋面能擴大。
家長方面,也必須時刻關心留意子女的健康和精神狀態,一旦發現異常,就應該向學校、社工或專業機構求助。如發現學校中有任何疑似吸毒及販毒跡象,更須馬上向當局舉報。同時,家長也應主動與學校保持良好溝通,互通信息,共同對青少年加強“毒害”宣傳,阻止家庭成為隱蔽性強的毒品飯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