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青局推出“吸引優秀學生修讀教育課程資助計劃”,學業成績在全班前十名且有志成為教師的學生,可於下月四日前報名,獲得 每年五萬元或以上的資助。立法議員何少金相信計劃長遠而言有助教師隊伍薪火相傳,尤其對學習成績優異,但家境困難的學生吸引力大,惟今年推出時間於學生報 考大學科系之後,並非最佳時機。建議遴選過程增加面試環節,考察申請者是否具備成為教師的基本素養,防止有人後知後覺,半途而廢。
        教青局推出“吸引優秀學生修讀教育課程資助計劃”,學業成績在全班前十名且有志成為教師的學生,可於下月四日前報名,獲得 每年五萬元或以上的資助。立法議員何少金相信計劃長遠而言有助教師隊伍薪火相傳,尤其對學習成績優異,但家境困難的學生吸引力大,惟今年推出時間於學生報 考大學科系之後,並非最佳時機。建議遴選過程增加面試環節,考察申請者是否具備成為教師的基本素養,防止有人後知後覺,半途而廢。計劃即日起至五月四日接受報名,申請人的學業成績要在全班前十名以內,成功申請者按照就讀地區,內地可獲每年五萬元、澳門 每年六萬元、台灣六萬八千元、香港十萬八千元,以及其他國家地區獲十八萬四千元。各地區的資助名額各異,應屆中學畢業生名額三十個,非應屆生十人。何少金 認為,計劃具激勵作用和吸引力,資助金額足夠內地學費和基本生活支出,即使報讀香港教育學院,學費連住宿約每年十二萬,資助金額亦能基本覆蓋。相信整項計 劃有助吸引優秀人才報讀師範,有望優化教師隊伍並緩解青黃不接問題,尤其是學業成績較好但家境困難者,更具吸引力。
遺憾的是,計劃四月十六日才推出,至五月四日截止,時間倉猝。此外,現時應屆生的保送工作已完成,需要考試的也已經填報所有學系,錯過了吸引學生報讀師範的最佳時機,計劃對應屆畢業生的影響力如何,需留待明年才見成效。
計劃同時規定學業成績名列全班前十的學生方能申請,何少金指,本澳經濟好,加上部分學生眼見教師責任重、壓力大,都未必願 意報讀師範專業,紛紛湧向熱門專業,將准入門檻放寬至全班前十五名更加合理。教師不單純教書,還要育人,申請者須在整體素質包括學科知識、個人能力、參與 社會程度等多方面評定較為合適。
此外,計劃規定受益人要承諾完成課程後服務於澳門公立或私立學校,服務年期不少於獲資助年期。何少金認為,要減少入學後方 發現個人不適合專業,在求學途中“臨陣退縮”,或修畢課程卻缺乏入職的動力,教青局應在甄選過程中加入面試環節,初步測試申請人是否具備成為教師的能力, 為將來優化人才隊伍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