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發生多宗涉及青少年性侵犯或被侵犯案件,當中有「13歲媽媽」、「15歲媽媽」,以及有人與11歲女友發生 性行為等,每宗案件皆令人嘩然。議員何少金昨表示,少年的批判能力薄弱,常抱有「人有我有」心態,並以為有性關係等於愛。她又認為,本澳性教育教材及教學 方法追不上潮流,多流於表面,建議學校多從心理、倫理道德及法律層面覑手,培養青少年的判斷能力,且須在9至12歲階段「集中火力」灌輸性教育知識。
       今年以來發生多宗涉及青少年性侵犯或被侵犯案件,當中有「13歲媽媽」、「15歲媽媽」,以及有人與11歲女友發生 性行為等,每宗案件皆令人嘩然。議員何少金昨表示,少年的批判能力薄弱,常抱有「人有我有」心態,並以為有性關係等於愛。她又認為,本澳性教育教材及教學 方法追不上潮流,多流於表面,建議學校多從心理、倫理道德及法律層面覑手,培養青少年的判斷能力,且須在9至12歲階段「集中火力」灌輸性教育知識。根據今年有關青少年被性侵犯的系列案件顯示:3月31日,治安警接獲1名14歲女童報案,聲稱被16歲男友強姦;3月30日,司警揭發有兩名青年利用多種手 段性侵案中3名年僅11歲和14歲的女學童,包括協助解困及社交網站相約見面等伺機犯案;3月8日,1名15歲女初中生疑先後與14歲網上認識的少年及 15歲前同學成為情侶,其後數次發生性行為,結果珠胎暗結;2月16日,1名13歲少女去年透過互聯網認識一名15歲少年,雙方成為情侶後偷嚐禁果,結果 少女珠胎暗結:2月3日,1名16歲中一學生,涉嫌在校友家中性侵對方6歲胞妹。
何少金表示,澳門經濟發展以博彩業為主,但博彩業同時衍生 很多黃、賭、毒問題。而有關青少年的性侵案件愈來愈多,年輕化的程度亦超乎人們接受能力。她認為,有關青少年性侵犯或被性侵犯的案件,不論對教育界,以至 社會都敲起警鐘,甚至可以用「震驚」來形容,認為上述案件只是冰山一角,相信仍有不少隱性個案。她強調,社會必須重視青少年的性教育,不能夠因為有關事件 發生頻繁而麻木,社會須思考如何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教育環境?
案件作反面教材培養判斷力家長多關注子女身體是否健康成長,學校多關注學生 的知識能否汲收,只管看學生成績、比賽及升學等。她認為,家長及學校常忽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她又謂:青少年早熟,加上互聯網無遠弗屆,青少年在網上可看 到很多資訊,但他們是否有能力判斷是非黑白?她坦言,青少年的批判能力薄弱,易受不良觀念影響。如很多中學生認為拍拖是求學時期必然的事情,認為是潮流, 抱有「人有我有」心態。但他門往往不理解愛心為何物,以為有性關係等於愛。
何少金認為,青少年的性觀念愈趨開放,他們能接受一夜情,但對保護身體,以至避孕意識則相當薄弱。她指出:「一時衝動、不顧後果」是青少年的特點。她認為,家長、學校及政府須合力做好性教育工作。為人父母者須了解青少 年的想法,多與子女溝通,而且家庭須維持美滿狀態,勿讓子女在一個單親家庭中長大,認為家庭缺失有礙青少年成長。
至於學校方面,她直言,本 澳性教育教材及教學方法追不上潮流,多流於表面,建議學校除授予基本性知識外,可從心理、倫理道德及法律層面覑手,並搜集不同案件作為反面教材,培養判斷 是非能力。基於青少年有早熟現象,她認為應在學生9至12歲階段「集中火力」灌輸性教育知識,以免不良性觀念萌生。而政府應加大力度改善人民素質,向教師 提供有關課程培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