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正財赤三百萬
高錦輝指出,連續兩年學費津貼調升幅度較免費教育津貼低,入網學校、非入網學校的津貼越拉越遠,對非入網學校資助呈下降趨勢。一三∕一四學年學費津貼增幅不 理想,該校學費增長達雙位數,然學費收入仍不足應付支出,估計現三百多萬元赤字。料新學年學費增長再次達雙位數,預期部分家長會感吃力,校方將設立助學金 幫助有需要的家長與學生。
強調加學費並非為彌補上學年財政,而是為避免赤字再次出現,亦為增聘教職員、調整每班人數作準備。建議明訂津貼的計算標準,共同探討非入網、入網學校每名學生可享受津貼的比率,對非入網、入網學校皆有利。
促保障網校資源
中華教育會會長、教委何少金表示,是次調升幅度高於通脹,值得肯定。因應“課框”、“私框”實施,部分學校一級教師較多及將來學日增加取消夏令班,有必要考 量各方面作調升。指出入網學校只能靠相關津貼維持軟硬件開支,非入網學校則可向家長收取學費支持財政,政府有必要保障入網學校的資
源,為不同學校創設良性 競爭的條件。
現時津貼各教育階段不一,不少教育工作者反映幼兒教育調升幅度較低,然每個階段都有教育難處及特點,不少地區的幼教教 師與其他教育階段教師薪酬基本一致。加上“私框”規定新學年需有小、幼師範資格才可任教相關教育階段,每年幼教畢業生極其有限,校方請人難,希望能逐步拉 近投放幼教資源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