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情況加強宣傳辦講解會 警校合作防毒品侵校園

【澳門日報】2013.5.14
        連續兩宗涉及青少年販毒、吸毒的案件,讓司法警察局更加重視警校合作,採取緊急通報、派發宣傳單張、到校為教師舉辦辨識毒品講解會等方式,預防毒品 侵入校園。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促請警方與學校保持直接及密切溝通,建立協調機制,並研究制訂解決青少年問題的針對性方法。尤應及時向學校通報有犯罪或 偏差行為的學生個案,以及社區出現與青少年相關的異常情況,讓學校及時教育並預防應對。
警校一向溝通不足
        司警發出新聞稿,稱為加強警校合作,共同預防毒品滲入校園,該局關注少年組已經在上星期五透過學校安全聯絡網向學校發出緊急通知通報相關情況,同時為讓學校教 職員瞭解如何辨識毒品犯罪活動,特別印製了相關宣傳海報(教職員專用),於昨早開始發送予全澳學校,並將舉辦面向教職員工的“辨識毒品”講解會,接受學校 預約的工作亦在昨早開始。何少金認為,由司警派員到校為教師講解毒品常識更加直接,過往教青局也有舉辦類似培訓班和講座,但教師以自願參與為原則,未必人 人參加。毒品種類及吸食後的反應日新月異,教師應掌握起碼的常識才能發現學生異常情況,相信到校開班講解會更加到位。
連續兩宗青少年涉毒個案,讓司警突然加強關注,何少金直認司警與學校溝通不足,更遑論深入、暢順。有學校反映,過往由學校、社工與警方組成的關注小組每年至少一次會議,已經停滯若干年。直至最近司警又緊密聯繫學校,並將拜訪學校。
學生涉毒學校不知
        表面宣傳,成效不大,學校認為警方應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和聯繫,坐下來聆聽教育界面對的問題,大概出於保護隱私的原因,警方從不向學校交代校內有學生涉毒的案 件,學校在一無所知情況下,不能有針對性展開教育及預防工作。又如最近有學校發現在北區,有高年級學生經過數小時洗腦後被人踢“入會”,之後又懷疑被操控 以層壓式方式強迫他們找周邊同學、朋友入會,直至這些學生成績一落千丈,教師才在輔導和教育過程中發現情況。學校認為,當警方知悉周遭社區出
現有關青少年 的異常情況時,應及時或定期與學校溝通,學校在收到有關訊息後,亦能及時教育應對。
        司警並再次呼籲家長、校方平日應多關心青少年行為,加強向他們進行防毒宣傳教育,提高其防毒意識。如發現其有任何疑似吸毒及販毒跡象,應馬上向該局舉報,有關舉報資料絕對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