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程前發言(31/05/2012)
青年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青年素質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目前世界先進國家都積極制定青年政策,以適應全球化的競爭。據悉,政府將於下半年推出澳門青年政策諮詢文本,本人藉此談談個人的想法和建議。
應以法律形式訂定青年發展方針
青年政策應是一個全面性的,配合社會整體發展的政策,具體可涉及教育、就業、福利、醫療、社會參與等多個範疇。
現行的《澳門青年全人發展策略》,結構包括了理念、原則、目標和十五個措施方向,政府對此委託了多個學術機構進行相關研究和跟進工作。有學者和法律人士認為,由於該文本並不是法律文件,加上受當中一些領域的有關法例及政策的限制,社會各界對所涉及領域的理念和看法不一,在缺乏統籌機制的情況下,青年服務各自發展,步調不一,導致資源浪費及服務素質參差不齊,難以回應社會要求。
社會一直期望訂立完整的青年政策,讓青年事務工作制度化、系統化,更好發揮青年人的潛能和優勢。在聽取一些學者及法律專家的建議,以及參考現行的家庭政策綱要法、殘疾人康復政策綱要法、精神衛生政策綱要法的立法習慣後,本人認為,澳門的青年政策發展應從現時的策略、行動計劃提升到的法律層面。可以“綱要法”的法律形式,對本澳青年發展政策作出理念及原則性的規範,釐定目標、原則、政府及民間各部門角色及分工等。此外,當局還需制訂相關的配套執行性法規,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推動青年全人發展。
致力打造有利於青年發展的社會環境
協助青年從教育體系順利銜接至就業市場應是政府青年發展工作的重點之一。隨著經濟與文化的全球化,年輕人所面臨的挑戰和競爭進一步加劇。現今本澳物價居高難下,通脹在百分之六的水準徘徊,市民的生活負擔沉重。儘管澳門社會期望年輕人具有長遠的發展眼光,但面對樓價、物價騰飛的現實,一些青年人因而放棄理想。要使年輕人多元發展,幫助其建立正確的發展觀和價值觀十分重要,生涯規劃亦不能少,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更是政府、社會的責任。因此,政府須努力完善經濟結構,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發佈更多青年就業和能力提升的資訊,創造更多切合青年需求的就業機會,促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此外,政府還應對全社會加強人倫道德、社會公德的宣傳教育,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傳媒界,更應發揮更大的作用。
鼓勵青年主動參與社會建設,承擔公民責任
青年作爲建設澳門的重要力量,社會各界應鼓勵青年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工作,讓青年人明白他們的參與對支持和監督政府依法施政起著重要的作用,提升他們的公民責任感。青年在投入社會的過程中,能比較容易把握社會發展的脈搏,並加強對自身的瞭解,強化個人綜合能力,增強自信心。澳門政府、教育行政部門、青年社團、社會服務團體等,必須進一步為青年搭建更多瞭解社會、參與社會和展現自我的平台,而政府更應與社會各界合作,向青年人提供適切培訓,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培養多元興趣,強化綜合能力,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青年政策意義深遠,牽涉面廣,政府在制訂時除了要作廣泛深入的社會諮詢和調研外,還應考慮與城市發展定位、教育政策、人口政策、城市規劃等相適應、相配合的問題。希望政府在青年政策諮詢文本出台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