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金冀統籌好幼兒教育先導計劃

【市民日報】2011.9.2
            為逐步推動全澳課程改革,教青局於新學年首先推出「幼兒教育課程先導計劃」,立法議員、中華教育會理事長何少金表示認同, 認為相關計劃對未來優化培養人才模式,提高學生素質有重要作用,但她認為計劃推行較倉卒,試行的幼兒院對計劃概念模糊。雖然任何新計劃都需要磨合期,但她 期望當局明晰計劃的目標及做法,並與試行學校加強溝通,使計劃獲得最大成效。另她要求教青局於《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內列明10年內教育經費投入額度 或比例,以及克服如留級率高等教育難題的具體目標。
        教青局近日公布新學年工作計劃,將免費教育津貼標準中的每班學生人數為25至35人的規定延伸至整個小學階段,又調降「優 化班師比和師生比資助計劃」的獲取標準;何少金認為,相關津貼調整及加快小班制互相配合,可提高教學質量,可讓教師多關注及多輔導學生。然而,教師可能需 在備課方面多下功夫,利用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手段,加強與學生互動,帶動學生參與及積極性。

增辦教師教學技巧培訓  
         再者,為降低留級率,她說,教青局協調學校加強輔導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故教師的工作量未必獲得明顯減少。但相關措施仍未足 以有效改善留級率,她指出:本澳留級率一直高企,尤其初中留級率竟然超過13%,對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打擊甚大,現時約只有三分之二學生完成高中畢 業,其中極小部分轉到外地就讀,但其餘可能成為低學歷就業人士甚至雙失青年,故她認為,留級問題應列入議事日程,研究更多措施降低留級率。
        新學年將推行「幼兒教育課程先導計劃」,累積課程改革經驗。何少金指出:雖然相關計劃為本澳課程改革踏出重要一步,對未來 提升人才質素有重大助益。但6所願意成為試點的機構幾乎均不清楚計劃的推行方式及目標,只知當局邀請內地幼師來澳指導,但開展推動的方式、先導的重點、須 符合的標準等都不明晰,她促請當局做好統籌,與試行學校加強溝通,推出相關指引或教師培訓,以便實施後總結經驗,加快並有效推動全澳課程改革。
明確未來10年教育經費  
         另外,教青局正研究鼓勵優秀中學生就讀教育專業,何少金指出:相關措施值得思考,但希望當局制訂吸引力較大及覆蓋面較廣的 方式。她續稱,年輕教師在教師團隊所佔比例較大,但教青局推出的培訓未能完全切合,故希望當局了解教師真正需要提升的部分,她建議增辦提高教學技巧的培 訓,讓教師可加強課程編排,引導學生思維。她又認同社會上統合並再分配教育資源的意見。
         至於當局指年底前完成編製《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她批評計劃文本欠缺執行時間表;教育範疇指標;階段性目標及評估, 尤其未有制訂財政保障措施,現時的教育經費投入已與世界脫軌,即使因應本澳受博彩業深深影響的經濟環境,不能將投入與生產總值或公共財政總支出掛 ,亦應提出未來10年至少撥入的教育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