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私校框架法律 顯示政府保障教師權益

濠江日報】2011.6.21
      
        行政會完成討論《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法律草案,對非高等教育範疇私立學校教學人員的權利和義務、任職要求、職程制度、工作時間、專業發展、薪酬待遇和退休保障等進行了規範。議員何少金表示,當局能比早前預定的時間提前將法案送交立法會進行審議,證明瞭當局對私校教師問題的重視與關注,相信會受到教師們的歡迎。何少金表示,關於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問題,她本人曾於今年420日的立法會大會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政府能在法律上保障私校教師利益,提升私校教師地位。當時,亦得到了行政長官崔世安的回應稱,因歷史原因,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教師間的薪酬存在一定差距,寄望《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出台後,能逐步解決該問題,而該法案最遲將會在8月份提交立法會。 
        何少金稱,現行政會完成討論該法案,提前將法案送交立法會,可看到政府對解決該問題的誠意與努力,希望該法案的通過,可讓私校教師的權益得到保障。由於歷史原因,私校教師薪酬較低,因此當局將“直接津貼”直接過戶至教師戶口,以補貼其薪酬。現時法案將“直接津貼”轉為“專業發展津貼”,且津貼金額最高等第一級和最低的第六級教師間的差幅達到1.8倍。何少金認為,此舉的核心是肯定並尊重長期從事教育事業的老師,同時,老師亦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及配合社會的發展,提升專業技能,法案規定每一個職級晉升所須的專業發展時數平均每年為30小時並設立“教學人員專業委員會”,從更高層次要求教師,體現其專業地位。她亦稱,現時教師提升其專業技能的平台足夠,包括教青局每星期都設有培訓課程及各學校亦有撥出資源進行校本培訓,但相關培訓是否能達到目標或是否是教師急需要提升的技能,仍有檢討的空間。另外,法案亦建議了教師的授課時數,小學教師為每周1820節,中學和特殊教育班為每周1618節。雖然該授課時數與國內比相對仍較高,但何少金認同,授課時數的改變需要循序漸進。她亦提醒當局,有學者提及,雖然現時教師授課課時的變動不大,但亦有可能帶來大的變化,即未來需要增加500800個私校教師,在此方面,當局需要有前瞻性的考量,否則會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至於法案規定教師薪酬比為1.3倍或以上,何少金認為比例合適,避免部份高等教學人員處於“高處不勝寒”的境況。法案亦從法律上明確將教學人員的報酬及公積金供款支出,達到學校“固定及長期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或以上,使其有法可依,是一個進步。